研討會訊息

在地聯盟月會 時間:(二)19:30pm 地點:聯盟工作室

2016/01/25

「桃園在地聯盟」2015年粉絲關注議題十大排行

整理、撰文/黃仲豪

「桃園在地聯盟」長期耕耘在地議題,粉絲頁已然累積一群關心桃園地方事的讀者,而在2015年超過兩千篇的貼文裡面,最受讀者關心與在意的議題是那些呢?我們從貼文的按讚數(含被分享後所得到的按讚數)排行,為您整理出十大關注議題。其中議員言行、議會監督及年底的立委選舉分列一到三名,去年轟轟烈烈的航空城反迫遷運動及反黑箱課綱運動也名列前茅,桃園亟待改善的環境保護、宇鴻案、護樹、水荒、藻礁等相關議題也進入前十名。
議員的言行與議會監督,都是「桃園在地聯盟」的長期工作目標,讀者的反應也相當熱烈。在議員的言行方面,包括:曾登上各大報及電視新聞的「呂淑真議員不識鍾肇政」質詢影音、「賴清德簽書會,議員插隊」新聞、「詹江村議員斷章取義質詢青年局」等,都顯示了公民的確相當關心議員個人的言行。而在議會的監督方面,「桃園在地聯盟」花費大量人力整理出來的「第一屆第一次定期會質詢量化表」、「第一屆第二次定期會質詢量化表」,突顯議員質詢率消長,非常受到讀者肯定。在制度面上:「預算審查啟用線上直播」、「王浩宇議員提案開放錄音、錄影、公開會議紀錄及簽到表」、「議會簽到簿改為一人一本、且不公開」這幾則貼文被熱議,也代表公民對於議會透明化的期待。
10505063_456184804531691_1708748742047017326_o.jpg
議員簽到簿改為一人一本
一月份剛落幕的大選,除了藍綠翻轉以外,桃園立委選舉也有令人眼睛一亮的公民力量參與其中,包括「廖正井落選運動」、「第一選區第三勢力王寶萱參選」、「民眾踢爆陳根德水保區蓋豪華墓園」等,顯示有越來越多的選民,不甘於只是每四年投下一票,更願意挺身而出,積極扮演公民角色。
公民力量的展現,除了參與選舉以外,群眾運動也在桃園捲起千堆雪。喧騰已久的航空城迫遷議題,在桃園市長政黨輪替以後,仍然持續發酵:「航空城全區聽證」、「青埔房地產大跌」、「航空城政策轉彎? 擬擴大徵收埤塘」、「范綱祥議員爭取聽證會程序」、「反迫遷民眾政院抗議」等,後續發展將會延燒到2016年。2015年全國性的反黑箱課綱運動,桃園的公民,尤其是高中生,也沒有缺席:「全台第一個反課綱遊行在中壢」、「武陵校長:參加社運就不用努力進武陵了」、「致武陵校長-你不配培育一流的武陵學生」,展現了新生代與舊世代不同的思維,也預告了未來青年世代將會掙脫桎梏,走出自己的路。

11377287_499901773493327_4826481563556274982_n.jpg
桃園高中生發起反黑箱課綱遊行
六到十名則都是生態環保議題,包括沉痾已久的宇鴻案:「疑宇鴻案擋人財路,菓林里辦公處遭砸」、「范綱祥議員質疑環保局態度消極」、「宇鴻勒令停工」;桃園護樹運動:「武陵高中砍樹事件」;遍及桃園各鄉鎮的環境汙染:「潤泰楊梅二廠偷排紫水」、「華映排強酸水」、「桃園大圳當垃圾場」、「廢棄物埋藏蘆竹空地」、「平鎮大排變紫色」;去年夏天折磨桃園市民許久的水荒:「桃園開發超限,超過水資源負荷」、「過濾埤塘水供飲用」、「石門水庫限水恐提前」;以及「桃園在地聯盟」長期推動的藻礁議題:「藻礁深陷汙染」等。
12189780_557162604433910_3245821214125916770_n.jpg
武陵高中把老樹從根砍除
由前十大關注議題的排行看來,「桃園在地聯盟」的粉絲們所關注的議題可說是五花八門,也揭示了桃園這塊土地在升格後仍然有許多面向需要公民力量的投入。除了十大以外,「桃園在地聯盟」的會員團體,也提出了幾個亟需桃園市民更多目光的議題,包括文化資產保存:「桃高女舍被拆除」、「東門市場被拆除」、「十一份不要美國村」、「守護中壢大時鐘百年記憶」;勞動權益:「華映假調廠真逼退」、「宏達電大量解僱」、「消防員勞動安全」、「RCA工殤賠償」;公民參與:「公園遊具設計納入公民意見」、「人民團體與市政府對話」等。希望來年能讓這些議題獲得更高的關注度和能見度,讓桃園市民的福祉更上一層樓。
10923479_435320613284777_768413934760490028_n.jpg
桃高女舍被閃電拆除
「桃園在地聯盟」2015年粉絲關注議題十大排行

  1. 議員言行
  2. 議會監督
  3. 公民力量參與立委選舉
  4. 航空城反迫遷運動
  5. 反黑箱課綱運動
  6. 宇鴻案
  7. 護樹運動
  8. 遍布桃園的環境汙染
  9. 水荒
  10. 藻礁保育

2016/01/14

社運素人 擋下文資推土機

文/黃仲豪

近幾年來,外來人口大量移入南崁地區,簇新的高樓拔地而起,地價也水漲船高。但從通勤時段動彈不得的幹道,轉進南崁吉林路,卻會看到一片離離蔚蔚鬱鬱蔥蔥的老樹,間雜著幾座老而彌堅的長屋,被周遭的高樓環繞,顯得甚是突兀。走進這塊園區,歲月彷彿停下了腳步,所有的一磚一瓦,凝結在七零年代,原來這裡是全台第一所兒童保育院-舊省立育幼院的員工宿舍。

10847436_843321632417755_5557420407856422396_o.jpg
舊「省立育幼院」的員工宿舍,四周被高樓包圍
園區外的高聳的大樓,包圍園區內低矮的房舍,正有如桃園文化資產的現況。土地開發的怪手虎視眈眈、居高臨下,無法為自己發聲的歷史建物,只能任官商魚肉,屢屢成為推土機下的碎瓦頹垣。桃園珍貴的歷史建築,一棟又一棟的被拆毀,直到一位社運素人的出現,擋下了轟隆運轉的開發巨輪,改變了這片老樹老屋的命運。


發起搶救運動的孫毓晴,原本是位美術設計工作者,和社會運動毫無淵源,也沒有在其他場域或議題抗爭的經驗,沒料到走上搶救文化資產的這條路,最後甚至成為桃園少數搶救成功的案例。


當時這片老樹老房子,已經被規劃為南崁運動中心的預定地,體育署也編列補助興建的預算,一切箭在弦上,即將破土動工。但是孫毓晴卻發現附近居民對此規畫一無所知,更認為珍貴的歷史建物應該結合教育用途,發揮場域的歷史意義,而不是輕易的從地圖上抹去。於是決心辭去工作,全力投入搶救運動。


「我的直覺認為是這片園區自己想要留下來,是這個地方感召我去做這件事情」


孫毓晴坦承社運是自己完全陌生的領域,一切都得邊做邊學,還好靠著《金羊毛社會冒險學院》「草根組織訓練—社會事題工作坊」的第一屆同學們力挺,加上講師何宗勳老師的點撥指導,搶救運動戰戰兢兢的上路了。


「一定要善用媒體,讓議題曝光,政府才會有壓力。再怎麼抗爭,如果媒體都不報,政府也不會重視。」


打從啟動那一天,孫毓晴就把媒體戰列為第一戰線,目標是每個星期都要有一則新聞見報,維持新聞的熱度。「一開始還懷疑會有記者來嗎?因為第一次的記者會,開在南崁園區旁的圍牆外面,這麼遠哪有人會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記者來的很多,大概是桃園沒什麼新聞吧」談起當初的一砲而紅,孫毓晴仍不免哈哈大笑。


但是要持續吸引記者的注意力,就必須塑造在地的音量。宣傳講究聲勢,而聲勢要靠人數,為了要讓附近居民一起來聲援,搶救運動開闢了第二條戰線-捲動民眾參與。


「只要每個人各出一點力,集合起來的會出乎大家意料的豐盛,而且每個人都出一份力、出一點東西,對這個運動會有歸屬感,會為它而滿足、而開心,有參與感。」


捲動民眾參加和媒體曝光可說是相輔相成,媒體的報導可以讓大家知道運動的進展、邀請更多的民眾一起來參與、以及搶救運動還需要什麼社會資源,而附近居民的共襄盛舉,又能帶來更多的報導切入點,形成一個滾雪球的效應。


而提供社會參與的方式,也需要仔細規劃。南崁地區的居民以年輕家庭居多,喜愛老少咸宜、闔家出動的活動,所以在舉辦活動的比例上,就以軟性的音樂節、生活節、小農市集為主,每每都能吸引到爆滿的民眾,塞滿了整個園區。

老屋生活節.jpg
南崁老屋生活節,將居民帶進園區
而在調性偏硬的論述方面,就以工作坊的形式進行,邀請市政府官員、專家學者,以及當地居民,一起擘劃園區的願景,凝聚共識,弭平差異。

有了足夠的參與人次之後,必須將人數的力量化零為整、展現民意,而展現的方式就是連署書。最後搶救運動蒐集到6000多份的連署書,這個數量成為民意代表和政府官員都不能忽視的力量,也成為和公部門交涉時最堅強的後盾。

第三條戰線是民意代表,搶救運動歷經2014年的直轄市市議員選舉,以及2016年的立法委員選舉。市議員選舉候選人眾多,除了請市議員簽署承諾書,搶救運動還幫支持的議員組加油團,並在粉絲頁上呼籲粉絲支持簽署承諾書的候選人。選後繼續跟催議員實踐承諾,讓議題在選後發酵。


最近的立委選舉,立委候選人的立場就涇渭分明。現任立委陳根德是開發派,沒有對話空間,之前搶救運動成員前往拜訪還不歡而散。挑戰者鄭運鵬和王寶萱就友善多了,還親自參加園區的工作坊,一起討論園區的未來。


「做社會運動要善用選舉和政治力,理解她能夠影響什麼,在乎什麼,去操作她,才能成為我們的助力。」

民意代表參與.jpg
立法委員候選人鄭運鵬及王寶萱,親自出席工作坊
第四條戰線,是遊說行政部門和執政官員。為了打開和公部門對話的空間,必須結合抗爭行動,訂出明確的抗爭對象和訴求目標,要求公部門出面回應。由於地方政府一直沒有善意的回應,對話層次也逐級升高,從一開始的鄉長、縣政府文化局、升高到中央的的文化部和教育部。

憶起和公部門交手的經驗,孫毓晴印象最深刻的是和鄭文燦市長的「市長有約」。鄭文燦市長在選市長的時候,也曾經應允支持全區保留,市長勝選之後,搶救運動的成員滿心期待,以為改朝換代之後,一切將會否極泰來。但在一次市長和公民團體的「市長有約」活動中,搶救運動成員再次詢問市長,市長態度卻轉趨消極,改口要再研議,孫毓晴當場痛哭流涕,也成為隔日見報的焦點。類似這樣的挫敗,在搶救過程中不勝枚舉,卻沒有挫折孫毓晴堅持到底的決心。

「我認為它就是會成功,這個信念是很重要的。如果我需要什麼東西,它沒有給我,我就有理由放棄,因為我做不下去啊。但是東西一直來,所以我沒有那個理由說我不想做了。過程中需要什麼,到最後都會自己跑出來,但是都是在最後一刻才跑出來」

到議會抗爭.jpg
搶救運動成員,在桃園市議會前爭取全區保留
四條戰線齊頭並進,其中的辛苦,不足以外人道,最大的難關,是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孫毓晴舉例說:好幾次要去抗議或是拜訪,到了前一兩天還在猶豫要不要去,擔心做了也沒有用、擔心現場人太少、擔心媒體會不會來、擔心見了面要講什麼,抱著這麼多的恐懼和憂慮,硬著頭皮去衝,直到在門口集合的時候,才發現人都冒出來了,但總是要堅持到最後一刻,才會有一切迎刃而解、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除了積極地保存園區以外,搶救運動還為原本規畫的運動中心找出路,畢竟顧此失彼是讓意見不同的陣營互相角力,兩者兼顧才是雙贏策略。最後將附近的五福游泳池改建成運動中心的替代方案,也為市政府所接受,成為兩全其美、皆大歡喜的結局。
經過這一年多的運動歷練,孫毓晴儼然對如何推動社運,小有心得。問到搶救運動成功的關鍵因素,孫毓晴歸功於內部的運動策略,以及外部的貴人相助。「社會運動真的要有方法。透過專業判斷,掌握關鍵的時間點,在那個關鍵點作出的事情,對這件事就能產生作用。」


貴人相助則是指鄭文燦借調過來的盧維屏副秘書長。當時和盧副秘書長建議替代方案,盧副秘書長隔天就去場勘,看五福游泳池是否適合改建成運動中心,去跟議員溝通,在市政府內部做跨局處的溝通,最終成功說服鄭文燦市長。

在園區保存塵埃落定之後,搶救運動也走到一個分水嶺。之前是馬上打天下,之後是馬下治天下。為了長久經營社區營造,孫毓晴也發起成立了南崁文化協會。這個協會的短期目標,是發展園區規劃的概念。未來園區的設計規劃被文化局發包出去之後,就要用協會的力量,來監督政府,跟政府溝通,參與審核。

居民熱情參與規劃.jpg
學者專家與附近居民一起擘劃園區的未來
最後問到給其他社運推動者的建議,孫毓晴沉吟許久,給了兩點建議:


「善用媒體!媒體是擴大機。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政府就會害怕。」 

「在地耕耘的團體,只要朝著目標默默前進,總有一天那個點到了,就會爆發出來。」

聽聽『老鷹想飛』導演梁皆得怎麼說

文/邱儷萍

105.1.6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辧理了這場老鷹想飛環境教育電影研習,導演梁皆得也親臨會場,跟我們聊聊農民習於使用農藥,造成了老鷹的死亡,而同是食物來自於農田的人類,癌症的年齡層下降,罹癌的人變多,可能都跟使用農藥有關。

這部拍攝長達十幾二十年的老鷹紀錄片,喚醒人類一定要愛惜環境,聽梁導演娓娓道來,溫文的聲音藏著堅定的力量─友善農業雖然成本較高,卻是我們為自己為生態為環境必須要走的路。

影片連結:

2016/01/12

【台灣要幸福】民主審議~公民和政府共學,舉國合作找幸福

文/陳來紅

南韓另類市長朴元淳所執政的首爾市政府團隊,一年有500億韓元(約13.6億新台幣)提供給市民參與式預算。重視參與式民主而有聽策討論會、網路聽取市民心聲,並在每周六舉辦市長與市民有約。市長室的重要會議,也都直播,讓公眾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台灣另類市長柯文哲所執政的的台北市政府團隊,一年有5億新台幣提供給市民參與式預算,他深信:「不論市長個人再聰明,也比不上市民們的集體智慧。」,而執意「還權於民」,志在開啟台灣政府與市民一個「民主審議」的台灣新政治文化!建立「民主審議機制」是「還權於民」,是落實公民參與式的深化,是執政者的民主政治典範。

市民發言台在首爾市政廳內

朴元淳市長勤學中文,施政報告詳實,志在「民主政治,知識經濟」之心,不理自明。一方面是安定團結進步南韓,另一方面是向民主政治程度不良示範之國家,引來見學的學習型知識經濟。(首爾市政府中文官網http://tchinese.seoul.go.kr/)

「民主審議」的形式,在台灣行政院早已設置各不同政務「委員會」即是,關鍵在於實質是否代表「公民參與」或是「個人利益」?甚至於「利益迴避原則」是否實踐?王如玄等國民黨人若懂得,如今何需要將黨徽遮掩,甚至於被貼上貼紙還要提告「意圖使人落選」之罪?

前行政院婦權會李安妮委員常常笑稱:「我們一群全國女性代表,所推動的『性別主流化』,簡直可以說是『寧靜革命』⋯⋯」。8年間劉毓秀教授等人更細緻入微地展現在普及照顧政策研議和實作的過程,可以説是進步的將封建翻轉為「民主審議」,進一步的將「寧靜革命」具體目標設定於~志在「廢殘補式福利」,「興普及照顧」,將台灣推向「全民百年幸福之境」。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議事手冊http://www.gec.ey.gov.tw/cp.aspx?n=4A8419DA9A7BB19B

台灣公民當認清全民認真工作順從繳稅下,每年的龐大稅收多數流向「資本門」的硬體水泥建設,並且扣緊砂石工程和建設利益,從中央直達地方的輸送和分配至特權。砂石開採,民代官員財團合資,如羅福助民意代表能夠大剌剌的從新店越境至苗栗開採,苗栗縣民人人皆知。地方政府配合程度,專門道路日夜輸送不停,和大溪復興及全台都一樣。太陽花學運曾柏瑜挑戰這樣特權,穿著防彈衣去參選登記絕非搞噱頭,筆者曾定居新店20年,吳善九民代問政妨礙在地特權,被槍殺於服務處,其命案至今未破。

屬於全民終身幸福的照顧福利,國民黨躊躇於「殘補式」的封建思想,自得自滿於「救急救窮」或表揚「自救模範」,毫無誠意於全民幸福的照顧系統制度和服務網絡的建置⋯⋯如今英派上路,國會過半,需要努力翻轉~讓國庫充裕「經常門」,照顧常民生命不同階段所需,這是刻不容緩的新政任務,和國會過半的立委要務,如此這般雙管齊下的腳歩,才能趕得上戰後團塊世代人口老化的速度。

行政院在「婦女權益促進基金會」所設置的「普及照顧政策研議小組」,在陳水扁總統任期8年間其「民主審議」會議之綿密,有詳實的記錄可見證。普及照顧政策在馬英九總統執政8年間推動太牛步,研議記錄有無?可證,有些會議甚至不再召開。大大延誤了「高齡化社會照顧福利」的時程。

此刻第三勢力的小黨紛紛崛起,其中主張透明公開制度是可貴的,台灣能夠持續已經做過尚未盡善和完整的「性別主流化」的科學治理,落實「民主審議」,尤其是攸關高齡社會來臨急遽的「普及照顧制度和服務體系」,有待舉國公民奮起,「從政府垂直的行政系統下手,在全國各地聯結水平的民間網絡鋪陳,執政黨和社區組織攜手合作,務實而綿密的織結出幸福照顧網」,相信因照顧負荷沈重而發生的不幸事件將可大大降低。


「北歐經驗,台灣轉化~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女書出版,劉毓秀編著。
婦權基金會網站http://www.iwomenweb.org.tw/Content_List.aspx?n=6BBD4DAA7D3CAB2F


高齡人口陡升之勢己快速到來,投票之後我們都放下選舉恩怨對立,台灣要不分你我團結一起,要捲袖深耕自己居住的共同生活圈,務必要和新政府合作努力於將照顧政策落實在自己方便利用的社區,同心協力攜手於共同創造共好晚年幸福。幸福機會總是會給準備好的社區,女書店適時出版劉毓秀編著的「北歐經驗,台灣轉化」一書,詳實而細膩的整理北歐國家務實作法,將「普及照顧與民主審議」全面性的說明清楚,台灣愛幸福的社區不用再等,2016且讓我們將之列為全台灣社區的「共讀」本,從這裡產生共識,並開始盤點條件虛實,準備好迎接新政的落實,台灣人民的大確幸就在當代築成~不能夠遲疑:就是我們。(本文已在2016/1/9刊載於民報)

【作者簡介】
陳來紅:1949年生於三峽老街,成長於大溪老街。婦運社運半甲子,在11家報社寫過專欄,組織多元性質的社團,擔任過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8年行政院婦權會委員和「普及照顧政策研議小組」創組召集人。現任民進黨智庫性平小組委員、綠黨綠色經濟顧問。著作:「都市型社區合作社可行性研究」、「袋鼠媽媽讀書會」、「傳燈」、「情願心甘」、「不安於室」、主持「TAKOHAM」大溪愛鎮月刊。

2016/01/06

【東和鋼鐵桃園廠擴增產能計畫公開說明會】觀察側記


文/潘忠政

現場影音:https://youtu.be/fAZW6QJXk_Y

東和鋼鐵是股票上市的大公司,先前已經有高雄、苗栗及八德三個大廠,2008年來到觀音這偏遠小地方設廠。以他們的生產經驗,照說到觀音應該是很得心應手,對居民造成的困擾應該是很低才對。




不過從五年多前正式營運起,附近居民就叫苦連天。灰渣、鉛粉讓農作物無法成長,居民也必須天天大力擦拭桌椅,因為積塵太厚了,桌上的飯菜都不能擺久,否則會很難下嚥。另外一個逃不去的惡夢就是噪音汙染,只要運轉,附近的居民形容根本就是魔音傳腦,讓人吃睡不寧。當時的村長更是四處陳情求救。

今天的動工前說明會很重要,因為開發內容主要為:【擴增產能,以製程設備更新及提昇效率為目的,煉鋼部分為提昇既有電弧爐與連續鑄造機效能,以原有每年100萬公噸提升為每年150萬公噸;在軋鋼部分將增設一套軋鋼設備,產能由現有每年80萬公噸提升至每年150萬公噸。】這樣的改變相當大,過去造成的民怨還沒平息,此時社區居民更應該踴躍到場關心才是。

結果很意外的,說明會開始時,公部門的環保局、經發局、地政局、區公所等通通沒人來,廠方人員有十幾位,居民竟然只來四、五位,最主要的領導人里長也缺席。同時在民眾發言時,我才了解他們的開會資訊來源不是透過公務系統,而是有獲得資訊的民眾喝醉酒無意間透漏。這樣詭異的說明會,只能說有人要刻意護航,開發單位說是因為天氣不好,加上今天社區有廟會,這都是離譜而欲蓋彌彰的說詞。

意見交流時,先有兩位居民表達他們是受害者,說今天的會議里長、鄰長都沒通知,他們對這場說明會表達強烈不滿。10點10分左右到現場的吳宗憲議員接著表示(影片14:25)他也不知道這場會議是要做甚麼的,這場說明會之前的環境影響評估以及對社區居民的影響等,民眾都不知道,要民眾來這裡做甚麼呢?還是貴廠有甚麼做不好的,要靠辦這樣的說明會讓民眾替他們背書跑完程序?吳議員強調不可以這樣草率做事。

廠方開始找理由回應,但就是不願承認這場會議沒有代表性、正當性不足。我看廠方一再的推託,似乎想蒙混,也數度發言請他們重新辦理說明會。過程中,里長約在10點半到場,表示有請鄰長通知居民,也希望民眾的意見廠方能尊重,重開說明會。

廠方先是表達了解民眾的意見,會審慎考慮,並且說若是再跑程序,可能要等一兩個月,然後主持人就想用散會來強渡,我再搶發言表示議員和里長都認為應該重開說明會,廠方卻想強硬通過,這樣沒有誠意的說明會我們一定會追究。最後廠方衡量自己今天的場面實在難以說服民眾,終於答應擇期再開說明會(影片32:45)。

附記:
守護家園很辛苦,尤其是環保生態。因為台灣的官商還存在著要經濟發展顧巴豆的思維,財團又會攏絡政府官員把資訊隱瞞,所以很多居民得不到該有的資訊,當然也不知道如何爭取權益,最後幾乎都是生米煮成熟飯才靠補償獲得一點安慰。而受害最烈的通常又是少數人,他們本來應該有的基本權益甚至會受到社區多數人贊成的霸凌而難以得到基本保障,這時候關心環保的人士只有試著跳出來幫忙,但是全台到處都是戰場,這些環保人士就只有焦頭爛額的鞠躬盡瘁了。

2016/01/04

鄭文燦市長仍要維護前朝政策、放任全台唯一的清潔隊為二級機關嗎?

文/莊志鴻(蘆竹區清潔隊員、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工會理事長)、陳敬儒(龜山區清潔隊員、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工會常務理事)、鄭瑞耀(楊梅區清潔隊員、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工會常務理事)

桃園市政府藍綠易幟之後,關於市府內受雇者的爭議仍舊不斷。2015年,我們看到從教師、消防員到清潔隊員都不只一次到市府門口陳情,要求鄭市府面對需求、改變吳志揚縣長時代的不當政策和做法,但很遺憾的是環保局目前仍無法回應,遑論改變。


桃園市的清潔隊員正面臨前朝延續的不當政策。除了桃園市之外,其他五都清潔隊員都是直屬於環保局,能直接和局方討論清潔作業的方式和環保政策的執行,討論更能涉及全局資源的分配與規劃。大家都很清楚,作為職災率高於一般行業三到五倍的清潔隊員,勞資的協商層級乃至於資源運用,都直接影響隊員的健康、更間接影響服務桃園市民的品質。

在桃園市,清潔隊員是隸屬在環保局轄下的二級機關:環境清潔稽查大隊。姑且不論鄭文燦是否因為升格後人事喬不攏,無法安置這些已經安插在二級機關科室和主管。清潔隊員要問的是,為什麼號稱要提供更多服務的環境清潔「稽查」大隊,「垃圾不落地的稽查」、「垃圾分類的稽查」效率竟然遠不如台北市環保局的「髒亂點舉報」政策、遠不如新竹縣環保局「171條清運路線破袋稽查」政策?我們看到觀音區到現在竟然還沒辦法實施2003年朱立倫縣長的垃圾不落地政策!清潔隊員12月28日前往桃園市政府抗議,指出稽查大隊和環保局互踢皮球,一個推託卸責、一個空喊口號,讓桃園市民和清潔隊員感受到組織編制疊床架屋、人事重疊的問題,環保局長竟然回應:「清潔隊員三個工會才是疊床架屋」這句話實在讓隊員非常痛心!

工會的多元化是必然的趨勢,也是民進黨從上個世紀就在進行的政策。早在20多年前,各地縣市產業總工會、職業總工會的籌組,正是在對峙當時國民黨戒嚴執政下總工會的一言堂,晚近的全國級勞工組職多元化、數年前工會法修法後,企業工會多元競合的演變歷程更不在話下。環保局長連這一點都搞不清楚,竟還要拿來變成批評工人聲音的論述,顯然並沒有把鄭文燦市長的政策放在眼裡!

環保局長又說成立大隊的原因有二,第一、「原12公所清潔隊收編環保局,人員擴增10倍」;第二、「各區中隊長要面對好幾位科長,大隊更能達到一貫化管理」。清潔隊員要告訴各位,這兩個理由實在有夠牽拖!隊員雖然轉移到環保局,但原本在公所承辦清潔隊業務的中隊長、分隊長、助理員、書記和內勤隊員也都移轉到環保局裏頭了!更不用說過去一年外勤隊員是處在遇缺不補、人力不足的情況。

至於環保局提出的第二點,只能凸顯它蒙騙不知情的一般人,實際從事清潔隊業務的隊員和民眾都知道,在環境稽查大隊裏也是分設「綜合研考」、「勞工事務」、「設備保修」、「資源回收」、「人事」、「會計」各組,從面對各科室改成面對各組,不就是換湯不換藥嗎?環保局真正的立場還是迴避問題核心,最後,我們還是要問鄭文燦市長,你還要繼續走國民黨的老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