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仲豪
一開始只是兩位從武陵高中畢業的同學,發起關心社會議題的聚會,但桃園這塊土地的黏性,卻讓生於斯長於斯的學子,如同團隊名稱的諧音「逃不走」,漸漸地黏合在一起,最終發展成一個以桃園為關注焦點的團隊。
「桃園一直不是一個議題能夠這麼明顯、或是被人知道的地方。在這邊可能你作運動的組織都還蠻分散的,所以那時候才會覺得該把重心放在桃園本身」林采鴻,台大社會系,桃步走共同發起人
「原本以為很熟悉桃園,卻發現其實很陌生,我過去忽略了太多。」黃照翔,實踐設計系,桃步走成員
說起重新認識桃園,對這些在桃園出生長大的大學生,是一段很奇妙的經歷。桃園人從小到大,不知道要走過老城區千百遍,但是直到開始做訪調,才發現過去行色匆匆,忽略了太多讓人驚喜的紋理和故事。林采鴻提到在籌備「視區」的時候,訪問到一位在老城區拉手風琴的老伯伯。這位老伯伯近乎全盲,平日在桃園火車站前、桃園國小旁的文昌公園附近拉手風琴,平時即使和他擦身而過,也很可能沒有注意到他。直到把腳步放慢下來,才發現他在桃園已經生活過一段很長的時間,甚至經歷過二戰時期,不但對於桃園區歲月變遷的痕跡如數家珍,對於早期的音樂史和唱片史,也可說是活的歷史文本。這些訪調過程蒐集到的點點滴滴,不但成為桃步走一系列展覽和活動的主角,也內化成為團隊成員的生命經驗,成為激勵他們一次又一次,把終點化為起點,不斷邁步向前的動力。
「作為訪問者,自己會非常有感覺,訪問對象的故事,和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把故事內化成為自己的一部份,自己的生命也就更豐富了。而我們也要成為傳遞故事的媒介,這樣才對得起那些被訪問的人」林采鴻
由於成員分散在各大專院校,整個團隊的運作也非常有機,網路溝通是這個世代的原生基因,寒暑假的大型活動則是串聯每個周末見面討論的主軸。團隊內部少了上下階級,卻多了新創事業的躍動活力,以及快速調整的實驗精神。
未來除了和桃園市青年事務局合作的「我市論壇」,以及尋找桃園人獨特安身立命方式的訪問計畫-「桃生方式」,這群初生之犢更想要挑戰經營展演平台或共同工作空間,提供在桃園念書或在外地念書的桃園大學生,一個匯聚文史、議題、藝術相關活動與資訊的地方。
「桃步走在做的事,就好像在拓荒,去到沒有人去過的地方,摸索我們可以為這塊土地做些甚麼。就如同桃生方式的主角,我們也都還在摸索在桃園安生立命的方式」蔡士豪,台師大生命科學系,桃步走成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