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

在地聯盟月會 時間:(二)19:30pm 地點:聯盟工作室

2016/03/10

150515文化局議會質詢觀察報告

【文化局的文化在哪裡?】

文/桃園在地聯盟志工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新上任局長─莊秀美,許多在地公民對於莊局長可能有些陌生,但若是長期從事政治運動的多會知道,是前立委邱垂貞的夫人。過去在許多文化活動的場合裡,從來沒見過莊局長,所以當她擔任文化局長時,是跌破了許多人的眼鏡,素人上陣,到底能做的如何,就看莊局長的表現了。

1991年,吳伯雄擔任內政部長時,因為基層里長選舉投票率只有3.5%,為了能與民間接觸交流,所以鼓勵各地成立「社區發展協會」,只要提計畫,就會有經費,但最後卻流於改建硬體、新設建物。1993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Community Enpowerment),在這之後,社區營造曾經蓬勃發展好多年。

【是誰殺了文化?】
近幾年,許多社造單位的經費逐漸減少了,文化局也開始流行所謂的BOT,美其名是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但實際上卻殺了民間的在地文化。就比如過去觀音蓮花季,BOT給外地的人來規劃,就這麼轟轟烈烈了幾年,是帶動了地方經濟,之後呢?前二年的地景藝術節,小鴨與兔子,到底跟在地文化有何關聯呢?觀音、新屋最後留下了什麼?絕對不是只有蓮花、鴨子、兔子,廣度很強,深度實在是淺之又淺,有待檢討。

【文化一直都存在於民間!】
既是在民間,就應聽聽民間的聲音。
但目前大多數人一窩蜂的保存日式舊宿舍群,大溪的案例成功之後,接著中壢、楊梅等,一間又一間也開始撥經費整修,但實際看,與人親近的老屋就不算嗎?民團提報的老屋歷史建物,在文化局的官網上,永遠看不到進度。

再提到民間文學,除了文學家鍾肇政,沒有其他的嗎?好不容易有了林鍾隆紀念館,現因某些因素,卻無處可去;桃園有許多優秀的文學家,他們都在哪裡?
都在民間裡。

【社造的基礎】
社區是重建人與人互動的關係,公部門最長的做法便是重新營造建設,砍掉重蓋,完全無法體驗社會底層的人要的是什麼。比如楊梅富岡火車站在改建前,車站旁的大樹下,每天都有很多耆老在數下打嘴古,公部門會勘之後,發現要蓋個漂亮的車站,於是一大片的水泥佔據了原先的土地,成了階梯,納涼的大樹也不在了,過去打嘴古的耆老也不見了,人去哪裡了?

民間文化的訴求在於人、文化、土地、景觀、產業,必須循序漸進踏實的去執行,但現在多數都為求快,忽略跳過了人與這一切的親密對話,基礎不穩固,幾年後只是流於浮面而已。

今日最得我心的質詢~黃傅淑香
建議:將「藻礁生態景觀」列為「地景藝術節」來作規劃,向居民提倡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同時推動36公里藻礁列為自然保留區。
(拍手,這才是在地的文化)。

今日質詢議員:共31人
葉明月、梁為超、詹江村、劉茂群、楊朝偉、黃敬平、陳治文、彭俊豪、陳美梅、萬美玲、林政賢、李柏坊、林俐玲、游吾和、林志強、李光達、袁明星、黃婉如、李家興、王浩宇、蘇家明、周玉琴、范綱祥、邱素芬、黃傅淑香、李雲強、謝彰文、劉勝全、魯明哲、舒翠玲、劉仁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