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

在地聯盟月會 時間:(二)19:30pm 地點:聯盟工作室

2016/03/21

在地保育團體是珍寶

文/潘忠政

一位潛心追蹤鳥況、紀錄豐富鳥事、拍攝無數鳥照的朋友來電話,提起市政府要把許厝港規劃為濕地公園,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我聽了也感慨萬千。

3/10,報上刊載市長在相關局處及學者陪同下,到許厝港溼地現場拿著望遠鏡遠望的畫面,焦點是宣布明年劃設【許厝港溼地生態公園】(作為環境教育 桃市明年將設立「許厝港溼地生態公園」http://www.nownews.com/n/2016/03/09/2021952),市長對此規畫所勾勒的願景的確令人期待,我當時也深感欣慰。但是這位鳥朋友說,表象是一回事,還有令人憂慮的情節。

圖片摘自網路

她說這個計畫案從來沒有讓在地鳥會參與,報導中說未來不會開發,只做微量的必要設施;但我這位鳥朋友擔心的正是這所謂的【微量設施】,她說許厝港溼地主要的候鳥群是鷸鴴科鳥類,對環境有特殊選擇,人工設施幾乎是在趕他們離開。

幾年前,在地鳥會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讓許厝港溼地列入國家級濕地。沒想到濕地剛宣布不久,農業局配合營建署城鄉分署撥補的經費竟然就規畫要在這國家級濕地裡做【人工濕地】,讓他們好氣又好笑,只好再花力氣去阻擋。這次的規畫,聽起來很令人振奮,但她奇怪為什麼在規畫的過程裡,在地的鳥會完全被排除在外?

在地鳥會對許厝港溼地候鳥的長期觀察和研究累積出不少可觀而堅實的資料,為國內學者競相引用,可見他們才是家鄉濕地真正的守護者;可是官方要成效、學者要補助的規劃案,竟然沒有他們的身影,然後計畫執行時他們又要疲於奔命的去遏阻不當設施,這是甚麼永續發展邏輯啊?

藻礁保育過去也碰到類似狀況,觀新藻礁從醞釀規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起,相關的發展、管理、監督等,桃園在地聯盟完全沒份。前朝政府期間,我們色彩鮮明被排拒,自己摸摸鼻子沒話說;但是像野鳥學會這種長期耕耘、立場溫和的團體也被忽略,驗證的其實是公部門為了省事,怕和認真的在地團體合作會自找麻煩,就直接找學者湊夥應付了事,結果常是肥了學術掮客,卻壞了在地環境生態。

我們認為學者固然要尊崇,但市府更該珍視在地的保育團體。職司造林溼地的農業局林務科去年以來和我們開啟互動,相關決策和會議也都積極知會我們;期待他們也能感應到桃園野鳥學會的專業和貢獻,即起虛心就教,相信會是桃園環境生態之大福。

(圖片攫取自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